欢迎来到四川省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峨眉武术文化研究
> 正文
对传统武术持续发展的思考—徐武
2015-04-05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作者:徐武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来源: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4.s1
摘要
: 传统武术是一项特殊的体育运动, 本文就传统武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七点见解: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走功能多元化、技术全球化路子; 构建以城市为中心、社区武术馆社为基础的框架模式; 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和协发展; “ 以人为本” 的科研人才培养; 传统武术产业市场化; 加强海外兵团建设, 推动我国传统武术向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传统武术; 框架模式; 持续发展
传统武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 是一项特殊的体育运动。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 武术从一种简单的生存格斗技能演变成融合儒、道、阴阳、八卦、五行、人文哲理等内容的、
带有浓厚传统文化色, 彩的拳术搏斗运动。中国传统武术具有独特的健身机理和浓郁的文化色彩, 而有别于现代体育运动。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传统武术作为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继承和发展问题尤为突出。在东西方文化不断的碰撞和交流中, 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武术不断地自我改善, 理念更新, 走出国门, 走向世界。在以信息化革命为标志的21 世纪里, 传统武术如何发展, 如何顺应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发展与需要, 构建传统武术可持续发展模式, 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巫待武术工作者去研究、探索。笔者就传统武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了一些见解和思考, 旨在抛砖引玉, 共谋传统武术持续发展策略。
一
、
树立科学的武术发展呢
破除封建迷信, 崇尚科学, 走改革创新之路。传统武术要发展, 必须破除封建迷信、门户之见。以科学的态度、现代的观念、发展的眼光, 处理好继承与创新、借鉴与保留、传统与现代、区域与全球等关系, 义无反顾地坚持改革。俗话说:“ 真传一张纸, 假传万卷书。” 要将那些无用的、玄虚的、伪装的、不科学的东西统统革掉,去伪存真, 推陈出新, 在保持原汁原味的基础上, 不断地对传统武术进行加工、提纯、深化、并对其效果加以包装( 动作包装、技术包装、音响包装、器械包装)。同时各派要相互渗透、相互借鉴、资源互补、优势互补, 使优秀的传统武术发扬光大。
二
、
适应现代需求
,
走功能多元亿
、
技术全球化路子
中国传统武术流派繁多, 要延续, 要更新, 首先, 必须对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做出辩证的分析, 客观地估量它对现代社会的适应程度. 根据现代的需求, 把众多的民间传统武术按其功能可划分为: 休闲娱乐功能、健身防身功能、康复医疗功能、学习传播功能、竞技观赏功能、国际交流功能、武术人才资源功能、研究储备功能、商业实体功能等等, 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 造福人类。其次, 传统武术在竞技技术、训练手段的发展思路上, 要有全球意识, 与国际接轨, 体现世界体育文化的共性, 不断提高科技含量, 着眼于激烈性、可比性和科学性。
三
、
构建以城市玲中心
、
社区传统武术馆社玲基础的框
.
架模式
据统计, 全国12 0 0 多所武术馆校, 几乎都分布在大中城市周边地区。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加快, 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城市往往成为当地文化、经济、交通、人才交流的中心, 其文化氛围、群众受教育程度, 远远高于农村, 有利于传统武术的推广、传承。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人们的健身意识、休闲意识的加强, 加之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 以社区为中心的都市生活不断兴起, 因此大力发展社区武术馆社是推广、发展传统武术的良好机遇, 它有利于丰富社区业余文化生活, 促进传统武术向产业化、社区化的方向发展, 并通过城市社区, 向周边不断的辐射发展。
四
、
倡导
“
以人为本
”
的科研人才培养模式
传统武术的改革发展需要一大批传统武术模式下培养的人才, 要加大挖掘整理, 推广传统武术的力度,重视对武术拳师的科技指导和信息管理。国家一方面要不断的挖掘整理传统武术, 更重要的是要不断的整理、规范、提纯、推广、充实传统武术, 以利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 国家要加强对传统武术拳师、武术工作者的扶持、指导等工作, 帮助传统武术提高科技含量、信息交流, 加强现代包装, 积极引导传统武术不断更新、发展, 适应现代需要。
五、
建立传统武术与充技武术的和诗发展观
以竞技武术为龙头, 带动传统武术的进一步发展。竞技武术经历了50 年的高速发展, 从规则、套路、散手、训练手段、技术发展、科研管理、国际意识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 代表着中国武术的潮流方向。竞技武术源于传统武术, 但在国际竞技大舞台上, 其技术的发展、训练的高科技手段、现代意识, 以及可比性、激烈性却高于传统武术。因此传统武术要在竞技武术的龙头作用下不断地深化、改革、创新, 不断地吸收新信息、新技术, 跟上发展的步伐。以比赛表演形式, 推动传统武术的交流发展。加强传统武术的比赛表演,增进技术交流,相互借鉴, 取长补短, 共同发展, 通过比赛的形式, 推动传统武术向前发展。首先, 要改进赛制, 克服现在任何武术比赛都与竞技武术雷同的缺点, 形成多层次的比赛模式。竞赛的主体内容必须严格限制区分, 突出不同拳种特色。
其次, 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比赛制定或采用不同的规则, 尤其是在传统打擂方面, 可单独制定打擂规则, 放开限制, 如对散手拳套进行改进, 让指头解放出来又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使各种传统技法得以充分施展。
六
、
提进传统武术产业市场化
武术产业化是武术实现其经济价值功能的必然趋势和寻求基本出路的必然选择, 而武术产业市场化的建立和完善(健康娱乐为主体市场的武术市场体系), 则是武术产业得以发展和良性运行的有利保障。因此,对传统武术市场的培育和完善、开发和利用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七
、
加强海外兵团建设
目前, 国际武联已有87 个成员国, 基本遍及全球各洲。传统武术具有拳种多样、技法丰富、修身养性诸多特点, 加上我国有大量的武术工作者, 在海外传播中国武术和中国文化, 这无疑为传统武术打人西方武术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传统武术海外兵团的发展为武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 传统武术的生存发展要走向世界, 必须大力开拓国际空间, 重视海外兵团的建设, 从而走出国门, 开辟传统武术在外部发展的又一空间。
传统武术作为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要延续, 要发展, 必须摒弃一切禁锢武术发展的封建保守的东西, 不断解放思想, 更新观念, 在保持原风格特点的基础上, 不断地吸取更多的现代信息和科学技术。加强包装更新、交流博览, 充分发挥其多功能作用, 走多元化道路, 并以竞技武术为龙头, 竞赛表演为形式, 构建以城市社区武术为中心并向外辐射的框架, 推动民间传统武术向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月徐武, 黄光丽. 民间传统武术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 四川体育科学,2004 ,(4 )
【2】栗胜夫中国武术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2014-2015 四川省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 [
管理登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