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四川省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


四川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峨眉武术文化研究 > 正文
文化空间视域下峨眉武术的生存方式探究——许艳玲
2016-05-30     来源:   作者::网站管理员   查看:  

作者:许艳玲        单位:内江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             来源:2016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峨眉武术文化研究专栏

  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以峨眉武术为研究对象,并从文化空间的研究视角,对其在文化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的生存方式,进行理性分析。研究发现,峨眉武术的发展,需要具有拳种套路、技击技法等最为具象的表征、开放兼容的价值观念以及武术习练者的主体所组成的生存要素支撑;并顺应其文化空间、符合时代与民众的述求。由此,本文提出以文化的自我反思与自我创建为路径的生存理念。

关键词:文化空间;峨眉武术;武术;生存

 

当今社会正处于文化大交流与碰撞的时代背景之下,众多文化呈现出既多元融合又冲突对立的发展事态。然而,峨眉武术作为体现民族文化精髓的武术流派之一,无可避免地受到文化生存方式的冲击。换言之,峨眉武术在此境遇中表现出困惑、焦虑和迷失。诸如同出一脉的竞技武术、具备外来文化特征的跆拳道等,均冲撞着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也就是说,固有的峨眉武术文化空间正处于被打破的现状,其生存方式会因生存要素、需求的转变,而走向一个新的发展层面。基于此,对自身文化的自觉觉醒、反思和创建成为峨眉武术新生存方式重构的路径。当然,此种新路径的初探,更是为武术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中国本土文化在与西方强势文化的交流中寻得一席之地。

1. 文化空间中峨眉武术的生存要素解析

文化空间(亦称“文化场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使用的一个专有名词,用来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形态和样式”。然而,关于文化空间的意义解读,并未止于此,其他学科对其亦作出了迥异的阐释。如人类学中,文化空间“它既是一个物理场,又是一个文化场,强调有人类的行为、时间观念、岁时传统或者人类本身的‘在场’”[1]峨眉武术作为中国民族本土文化精髓的具象载体之一,其亦有着自身的文化空间,并为其的生存提供物理场和文化场的支撑。由此,基于文化空间的视角而言,峨眉武术的生存发展,不得脱离其参与者的行为、观念、传统等文化空间要素。但就峨眉武术的实际而言,此三者不能跳脱出其核心表征、价值和实践的主体。也正是这些要素的支撑,构建起峨眉武术的生存空间。

1.1 峨眉武术的核心表征

峨眉武术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其核心表征即是峨眉武术所具象表现的客观事物存在,或经加工后的事物存在。以峨眉武术中的盘破门为例,其所表现出的客观事物存在,即是其独具特色的拳种套路、技击技法。此更是盘破门所能传承和发展最为具象的客观事物存在体。而对其进行加工后的拳种套路、技击技法,所能体现其文化价值的事物,亦是其核心表征之一。诸如基于峨眉武术拳种,而举办的各武技大赛、武学交流会、峨眉武术节等,均是由其拳种套路、技击技法所衍生出的客体。

实际上,峨眉武术无论是其拳种套路、技击技法的习练,还是各类武技大赛、交流会等,均是以带有能够集中体现峨眉武术文化价值的“技击”符号,来构建其核心表征的。其实,尽管此两种表征的形式有所差异,但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未能脱离其峨眉武术所共有的武技核心。而此种能够代表其核心表征的符号,更是“具有很强的标识其文化价值观的作用。”[2]就具体实际而言,峨眉武术的习练者遵循以“技击”为终极目的武技核心。无论是拳种套路的习练、打桩的单式技法习练、对抗式的跌摔习练,均是以提升自身技击能力与水平为首要目标。

1.2 峨眉武术的核心价值

峨眉武术具备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承载着巴蜀地域文化的基本价值与追求,并蕴涵着极其强烈的巴蜀文化精神,更是峨眉武术区别于少林、武当武术的根本。然而,正是此种价值与追求,才是峨眉武术立足于中国武林获得生存空间的必要前提和基础。而此,也正是峨眉武术的核心价值。

实际上,此种核心价值成为了峨眉武术独立性与独特性发展的文化依托,更承载着巴蜀地域的文化基因。而巴蜀地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是其“大融合”的包容思想。然而,“开放和兼容是巴蜀文化的最大特色,”[3]峨眉武术亦不可避免地继承了此种文化特质。该地域经历了“湖广填四川”等移民文化的洗礼,众多峨眉武术习练者、传承者均融合了百家武术文化之长,并经过自身的文化吸收与再造,形成独有的峨眉武术文化。就具象而言,峨眉众多武术门派的创立,无不有外来文化的“身影”。诸如盘破门、生门等等均是如此。据资料记载,盘破门创始人刘赣就是在资中拜师学艺之后,吸收峨眉武术的精髓,并结合自身的武学,再行创立的峨眉武术门派——盘破门。而此类门派,在巴蜀地域亦得到本土武术习练者的传承与推广,并得以发展。基于此,峨眉武术的“多元融合”价值观念,也就不言而喻了。

1.3 峨眉武术的核心主体

人是一种文化赖以生存的链接者,亦是其文化的核心主体。任何一文化脱离了人的参与,即缺乏了其生存的可能。基于此,支撑一种文化生存的文化空间,其核心主体必然是人。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其核心主体——人的参与行为,才能够实现其文化表征和价值的传递。就峨眉武术而言,其文化是一种以“身体”作为文化载体,以传承者、习练者的口传相授与师徒相继的方式,来进行传承的活态文化。实际上,不论是峨眉武术的习练、传播或者是再造,均无法脱离人的参与。

此外,基于历史与文化的流变,峨眉武术积淀着巴蜀地域内武术习练者与传承者的武学精神。其主体,不但要习练峨眉武术的技法,更需“传承武术价值、文化源起,民族精神和文化心理。”[4]而峨眉武术的核心主体——人,也就自然而然地带有了“显性”与“隐性”特质。其“显性”主体的内容,就是峨眉武术外显性的具体传承人与习练者。同时,在峨眉武术的习练过程中,所接触的各类拳种、器械、技击方法、套路等,均带有物质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也就是说,峨眉武术的显性主体,是人本身的外显性质和所传承内容的物化特质所决定的。而另一面的“隐性”主体即是峨眉武术传承者与习练者,所自身解读和体悟后的武学思想内容。此种主体的传承,关乎其文化空间的精神层面。而也是此种要素的文化生存最为深层、最为本质的内容。

2. 文化空间中峨眉武术的生存需求解读

2.1 基于空间的需求

文化空间是精神与物质的集合体。人类依托文化的物质场域来传承文明,而其精神层面所能获取的文化认同,又能够使其得到更多的场域来进行发展。可以说,此两方面是在相互依托、相互促进的进程中,而获得文化生存空间的。在此基础之上,峨眉武术的空间亦离不开此种精神与物质的集合体。

就精神层面而言,其是“文化的核心和灵魂。”[5]而峨眉武术的此种文化精神,又急需其他文化的认同,亟待外来文化的接纳,需要得到就峨眉武术文化而言的“他者”的接受。因此,如何得到更多的武术习练者、参与者以及观赏者等的文化认同,成为其生存的急迫需求。基于此,峨眉武术可适时根据时代流变,吸纳一些融合的文化元素为其所用。既符合峨眉武术“开放兼容”核心价值诉求,又更能易于获得他者的文化认同,进而巩固其文化空间。

就物质层面而言,峨眉武术空间对其的需求,是其传播、发展的基础和物质保障。其主要包涵了峨眉武术习练场域设施、器材等,以及与其相关的一切物质实体。此种物质实体,作为峨眉武术习练者所赖以生存的根本需求。可以说,正是此种武术基础,决定着峨眉武术精湛技艺的传承。如若缺乏其支撑,峨眉武术也就脱丧失了其生存的空间。

2.2 源于民众的需求

需求是对某一事物用来维系其文化延续和发展的客观条件。而民众的需求则是一类社会群体对某一事物所期待其能给予的一系列事物。就峨眉武术而言,从其表征上看是一项体育运动。然而,当今社会的体育运动可谓是“百花齐放”“满目琳琅”,民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基本需求,均能够得到满足。那么,峨眉武术在众多的体育运动中,又具备何种自身的优势,并满足民众在其他体育运动中所不能获取的需求。

具象而言,峨眉武术既具备体育运动的特质,更不能忽视的是,其具有巴蜀地域文化所滋养而生的文化属性。基于此,民众对于峨眉武术的需求,也就跳脱出体育的局限性,从而注重文化所能给予的精神述求。实际上,峨眉武术是承载着巴蜀地域内,武术习练者“集体记忆”的载体。而集体记忆是“关于纪念仪式、身体习惯等的记忆,”[6]是被赋予在峨眉武术之上的为其习练“群体共享的东西。”[7]众所周知,峨眉武术作为传统武术中的一脉,其更多的习练是通过口传身授的形式来完成的。其中无可避免地,掺杂着师者关于峨眉武术的集体记忆。包涵了其对峨眉武术技艺的感受、体悟、身体习惯等。然而,正是此种区别于其他体育运动的集体记忆属性,使得峨眉武术能够满足民众,对于巴蜀地域文化的一种感悟述求。

2.3 鉴于时代的需求

当下是文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多元的文化在历史进程中碰撞、融合。有文化在此过程中迸发出了新的生机;当然,亦有文化迷失自我特质,濒临生存危机。

峨眉武术在此环境之下,其生存空间也就具备了一定的局限性。具象而言,峨眉武术的发展,需要有文化的交流,交流更需寻求方式和窗口。实际上,此种突破须从两个方面出发。

一方面,从峨眉武术自身而言的内发展。就武技来看,峨眉武术具备繁多的传统武技与交融的多元文化。但是,在文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之下,峨眉武术以单纯的“技击”为内核,显然以无法满足其生存的需要。更为重要的是,如若峨眉武术固守此种模式,将有可能使其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基于此,峨眉武术更应摒弃其自身“技击”的局限性,寻求多种价值追求,以便“达到整体、活态保护的目的。”[8]  

另一方面,从峨眉武术外部发展而言,其需求的是多元化的生存可能。具象而言,即自主挖掘峨眉武术更多的发展可能,使其能够在更多的空间得以生存。诸如,峨眉武术学术论坛、峨眉武术博物馆等等,均不失为一种新的尝试。通过此类方式,使得峨眉武术与更多的元素进行融合,建立更多的文化认同可能,“从而形成联手发展”[9]的多元路径。

3. 文化自觉:峨眉武术的生存新理念

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是在具有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文化的来源、得失的清醒反思。”[10]而文化自觉强调的是,民众对于某一文化全面而合理的认识,再进行自觉的反思与扬弃,从而实现自我创建。

3.1 文化的自我反思

文化全球化是现今文化发展的整体趋势。而峨眉武术在此时代下获得生存空间,更需明白自我文化的历史渊源和进程,从而在过往的发展路径中,反思自我的不足,进而为其后续生存提供新的思路。

峨眉武术无可避免地受当下文化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然而,回顾近代传统武术的发展,不难看出,其存在复兴“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具象而言,诸如一代武术宗师霍元甲吓退西洋武士,后受孙中山先生亲笔题词“尚武精神”事件,无不是武术“牵系着中华民族情感”,并作为“民族身份的标志与象征”[11]的佐证。而峨眉武术亦被印上同样的文化烙印。那么,在当下的语境中,这一诉求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实际上,现今社会对于峨眉武术的需求,更倾向于文化、养健生与审美情趣方面。发现峨眉武术的文化之美、养健生之功效,才是其生存的新发展空间。

3.2 文化的自我创建

文化的自我创建是对任一文化多元价值的重新解构,是对一文化中不适应现今历史文化潮流因素的重新发现。就峨眉武术而言,“技击”是峨眉武术的武技核心。如若就峨眉武术的文化价值进行重构,那么,必将破除其以“技击”为主导的价值观念,寻求多元化的价值追求。例如,以“养健生”为内核的峨眉养生术的发展;以“审美情趣”为终极目标的峨眉武术艺术改造——峨眉武术演绎节目等。惟其如此,峨眉武术多方面、多角度的文化创建,才能够获取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从而成为“被需要”、“被需求”的地域性武学文化。当然,也只有此种武学文化与“多元文化”“彼此相契合共生的路径”[12],才能使得峨眉武术求得可持续性发展的生存空间。

4. 结语

峨眉武术在文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除了武技的发展,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亦是不可或缺的发展要素。基于此,唤醒峨眉武术文化自觉是其发展的新路径。而此种方式,需要对峨眉武术进行理性地自我反思,从中找出其历史进程中的改造空间。在此基础之上,根据峨眉武术实际与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原则,实现文化的自我创建。

 

参考文献:

[1]向白驹.论“文化空间”[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8(3):8188

[2]蔡月飞.中国武术国际传播的文化困境与理念转换[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40(11):3438

[3]胡波.生态场视阈下峨眉武术生存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2):3841

[4]吉灿忠,邱丕相,李世宏.传统武术“文化空间”所遭遇的抵牾及其理论调适[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025(6):474477

[5]常伟,王海燕.高校校园体文化精神层面的现状分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2(21):9697

[6]陈振勇,童国军.节庆体育的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以凉山彝族自治州火把节为例[J].体育学刊,201320(4):124128

[7]莫里斯·哈布瓦赫.论集体记忆[M].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39-335

[8]王岗,朱佳斌.传统武术保护与传承的实施路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23(4):292296

[9]刘梦溪.“文化自觉”和“美美与共”[N].文汇报,2006-08-13(8).

[10]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176-197

[11]周云红.当代中国武术发展的文化反思:迷失与救赎[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8):2729

[12]谢艳娟.多元文化教育与仫佬族文化的传承[J].教育评论,2014(11):129131

 

Cultural space horizon, the survival way of emei martial arts

Yan-Ling Xu

(Neijiang normal university sports institute, neijiang sichuan  641100)

abstractIn this paper, using literature, logic analysis and other methods, emei martial ar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from the research Angle of view of cultural space, the era of globalization in today's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ay of life, rational analysis.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mei martial arts, need to be seperated routines, combat techniques, such as the most representational characterization, open compatible values and wushu practitioner who support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survival of elements;And adapt to the cultural space, time and people to the above request.As a resul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with the path of cultural reflection and create survival philosophy.

Key wordsCultural space; Emei martial arts; Martial arts; survival

版权所有:Copyright (c) 2014-2015 四川省峨眉武术文化普及基地 [管理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