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振勇 单位: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系 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2期
摘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对峨眉地域武术研究现状进行学术梳理与分析概括,并对峨眉地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逻辑原点进行了理论探讨。研究认为:峨眉武术的传承应以活态传承为技艺载体,以技法体系为核心基础;峨眉武术的发展应注重武术体系的梳理,以便构筑文化品牌;应把控峨眉武术发展向标,以助峨眉武术产业化发展。并以此提出,峨眉地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应建立在技法体系一脉相传的基础之上,彰显峨眉武术特有的地域文化特征和文化属性,展现其传承与发展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所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峨眉武术;技法体系;文化产业;发展
峨眉武术是“四川本土拳种和与巴蜀文化碰撞、融汇而形成独具四川地方特色的外来拳种的总称。”[1]其在不同社会时期和社会领域内其发展任务和传承理念有所不同。近年来,在宏观理论上,学者偏向于对峨眉武术的文化产业、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方面的实际探讨;在微观实践上,注重对其技艺构成、动作结构和历史衍进格局方面的理论诉求。然而,研究热点基本游离于迎合市场经济产业和剖析拳种门派特点的边缘特征之上,深入逻辑原点的本体研究则较为缺乏。审视峨眉武术当前的武术地位和研究现状则不容乐观。在研究方向层面上,更多学者依然停留在针对其产业化和经济效益方面的理论探讨;在研究逻辑层面上,更多体现出对其如何发展的深入阐述,而缺乏对其发展之根基即传承方面的研究。更深一步探讨而言,峨眉武术需要传承,但传承什么,该如何传承?要发展,但发展什么,该如何发展?这些棘手的关键问题放在众多的峨眉武术学术研究学海中便失去了解释力。因此,在追问逻辑原点的思维推动下,本文尝试对峨眉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重释与思考。
1 当前峨眉武术学术研究的图景与困境
近年来,国内学者从不同视角、不同层次对峨眉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进行了相关思考与研究。本文以2008年峨眉武术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时间节点,对峨眉武术的各方面研究进行简要的学术梳理与分类解析。在2008年峨眉武术未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前,对峨眉武术的相关研究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对峨眉武术历史起源考证方面的研究。该研究主要是从峨眉有关史料留存(如《峨眉山志》、《峨眉文史》和《峨眉县志》等史料)和峨眉武术史料记载(如《四川武术史》等)中,对峨眉武术的起源及有关拳械演变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研究。代表作者如林立[2](2007)、代凌江[3](2008)等。第二,对峨眉武术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形成因素的研究。该研究主要集中于从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川人自身条件特点、自身技术特征等方面对峨眉武术独特的技术特征和迥异的技术风格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与探讨。该领域研究代表作者有张银行[4](2008)、卢青[5](2007)等。自2008年6月,峨眉武术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后,学者从非遗视角对峨眉武术关注度显著提升,随之对峨眉武术相关的科研成果也明显增多。主要研究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非遗视角,对峨眉武术产业化发展路径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代表作者如张小林[6](2009)、宋天华[7](2011)等。第二,从地域武术视角,对峨眉武术发展的研究,代表作者有陈振勇[8](2009)、赵斌[9](2010)等。第三,关于峨眉武术文化特征、传承及发展脉络的研究,该领域研究成果较多,代表作者如赵斌[10](2015)、林霞[11](2014)、代凌江[12](2013)、胡波[13](2012)等。
通过对当前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分析,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峨眉武术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与归纳。在历史起源研究方面,发现对峨眉武术起源的研究更多建立在对各种“静态”史料解读的基础上,缺乏“动态”实地走访的深入调查与研究。在技术特征和技术风格方面研究方面,多数学者从宏观视角对峨眉武术拳种流派的技术风格进行论述,而从微观切入对峨眉武术中个别拳种的技术特征注解较为缺乏。在产业化、品牌化发展研究方面,仅从学理层面进行了过多的理论推演,而理论联系实践层面则表现的明显不足。在地域武术文化视角研究层面,学者较多阐述了峨眉武术本身所涵带的地域文化特征,有些研究更加热衷于运用“纯”文化学科的理论对峨眉武术的地域文化特征进行解读,这往往造成研究过程中“只见‘文化’不见‘武术’的语义偏离和研究遗憾,忽视了地域武术研究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揭示不同地域武术拳种流派的技术特点和文化特色。”[14]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研究,学者依然聚焦于峨眉武术文化事业、峨眉武术文化产业等发展路径的讨论,对峨眉武术核心技术体系的传承以及传承人的研究较少。
随着峨眉武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者对峨眉武术该如何更好地传承、推广与发展进行了相关探讨与研究,就目前而言,学术界对峨眉武术拥有着丰厚的研究成果。然而,大部分研究内容都集中于对峨眉武术文化特征、峨眉武术产业化发展、峨眉武术与旅游品牌结合发展等“武术附庸”方面研究偏多,而对于峨眉武术拳种流派整体的武术体系梳理以及其核心的技法体系研究甚少,对活态传承人现状以及应如何保护传承人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与不足。在当今体育文化产业热和经济发展热潮的冲击与“诱惑”下,学者们把过多的眼光投向于峨眉武术文化产业化、文化品牌化方面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峨眉武术最本体的研究,即峨眉武术拳种流派的技法体系和训练方式的深入挖掘与探索,造成了当前峨眉武术的研究脱离了社会实践层面而过于偏向理论层面的高谈论阔,且研究内容大都趋于重合或相同,缺乏新立论、新观点。
2 峨眉武术传承的逻辑原点
2.1活态传承是峨眉武术传承的技艺载体
长期以来,对于传统武术拳种应如何进行保护与传承,成为了武术圈和学术界人士讨论的重要议题。峨眉武术作为传统武术众多拳种门派中的一种也未能脱离此议题的困扰,尤其自峨眉武术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降,各界人士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对峨眉武术应如何更好地传承与发展的学术研讨与学理激辩就变得更加激昂。从发展层面上讲,这种学术研究对于推动峨眉武术在推广范围与提升知名度上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但从实际效应层面看,此研讨议题却没能较好地解决峨眉武术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桎梏与困境,也就是说,没能从根本问题上入手,进行“对症下药”。
峨眉武术作为中国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份子,其在保护与传承的实践行动中,应注重保存其本体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不应“盲目”随泼逐流加入商业化、产业化的经济浪潮中,使得峨眉武术伴随商业化、产业化乃至资本化的“新常态”研究中逐渐失去“文化本真”,进而导致峨眉武术发展遗憾中的“文化空缺”。如若不加以慎思甄别和理性思索,那作为中国传统体育的峨眉武术所固有的技法体系和所镌刻传统文化是否会走向蜕化乃至消亡,这些都值得武术圈和学术界人士的深思;正如有学者所言“民俗体育的市场化和资本化是不是其延续下去的唯一出路,值得反思。”[15]
对于此研究焦点的趋之若鹜,我们应予以理性看待。峨眉武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并非其遗产的资本化和文化的商业化,更非“抛开”峨眉武术赖以依存的“文化主体”(传承人)进行“无节制”的商业化、产业化发展,而是以活态传承人为技艺载体的技法体系和习练方法。因为,从外在表现形式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讲求的正是“非物质性”;对体育界而言,即传统技艺的呈现需依托于外在的实体演绎,正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峨眉地域武术发展》一文中论述的“身体技术一旦离开了习练者的活性载体,其技术体系将无法得到传承和再现。”[16]因此,对峨眉武术传承的研究本体,应注重对其传承人的“活态保护”,不应过于聚焦在峨眉武术文化产业化、经济效益化等方面的渲染与造势。对于峨眉武术传承的研究热点应从产业化、经济化的研究重心日渐回归于“活态传承”人本体的逻辑思维探讨与思考。
“活态传承”人是基础、是根基,其所连带的经济、产业也只是作为文化附庸存在于峨眉武术文化的实体价值之中。峨眉武术是基于传承人不断继承其技艺的基础上而得以延续和存在,传承人是峨眉武术活态文化的载体,因此,对于峨眉武术的保护与传承应着重对传承人的保护,否则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峨眉武术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空中楼阁”,对峨眉武术传承与发展的讨论也将成为“文化空场”的论域。
2.2技法体系是峨眉武术传承的核心基础
对于传承人的保护,仅仅只是传统武术拳种门派保护的第一步,而最根本、最原点的是要保护传统武术拳种门派中最核心、最重要的技法体系和训练方法。因为传承人始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老去,而随着一代代武者的逝去,也带走了部分无法开启的武学拳理,也许这些将永久尘封于世。换言之,对于峨眉武术而言,我们首先亟待解决和需要保护的并不仅仅是传承人以及峨眉武术所拥有的各种拳械演练套路,追本溯源,应是峨眉武术拳种门派中最核心的技法体系和习练方式。如若仅仅只是对套路的练习传承,那不久的将来峨眉武术可能仅存几套完整的习练套路罢了。
近年来,峨眉武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语境下,其传承与发展更多呈现出“变”与“不变”之间的价值分化与本质传承的辩证统一过程。在技法体系层面,所谓“变”,是指峨眉武术传统技艺的外在表现形式和动作逻辑顺序的流变;所谓“不变”,是指峨眉武术最核心的技艺构成和技术特征的稳固;在文化形态层面,所谓“变”,是指峨眉武术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具有显著的流动性;所谓“不变”,是指峨眉武术本体所蕴含的文化特质具有稳定性。
一个拳种门派最核心的是它所拥有的技法体系和使用的训练方法。如八极拳的核心技法“六大开、八大招”,讲求“贴身靠打”,使用腰胯部的扭转力所形成“整劲”给予对手致命打击;其训练方法中主要以“金刚八势”为基本开门练法,其次辅以“动如绷弓,发若炸雷”的发力练习,“固根基,增功力”的跺脚练习,“稳下盘,增劲力”的擤气练习等。
对于峨眉武术而言,其拥有众多拳械套路和练功方法,是一个庞大的技术流派总称。据1983年国家体育总局对四川峨眉武术的挖掘整理,发现“峨眉武术共有68个拳种和门派,1093个徒手套路,518个器械套路,41个对练套路,276个练功方法和14个技击项目。”[17]且根据峨眉武术各拳种门派的技术构成、技法特点以及运动形式和作用的不同,峨眉武术大体可划分为峨眉高桩拳(如火龙拳等)、峨眉矮桩拳(如峨眉剑手、剑拳等)、峨眉派兵杖(如峨眉刀、风摩杖等)、峨眉扣手法(如挨盘扣手、八法扣手等)和峨眉练功法等各种技艺。以“火龙拳”为例,“火龙拳”包括“挨盘”、“走盘”、“蹲桩”和“四平拳”四个主要拳路,在技法上讲求“拳架稳准、快速、活变,以步为先,脚走偏门,步绕蛇形等;主要手法有关、盘、提、破、换、拔、擒、拦、断、挞、剔、撩;主要步法有蛇形绕步、擦滑步、箭步;主要腿法有破腿、蹬腿。”[18]火龙拳在技法上尤其突出“五峰六肘”的实战技法运用,“五峰”即“头峰、肩峰、肘峰、臀峰和膝峰”,“六肘”即“翻肘、砸肘、鸡克肘、楞克肘、叠压肘和倒坐肘”。对于“火龙拳”里的“五峰六肘”单式动作的练习可谓是其功力练习的核心部分,这才是峨眉武术众多拳种应该传承的核心基础。基于此,我们应对峨眉武术所拥有的技法体系和习练方式进行传承,把握其技艺流变,厘清传承脉络,突显对其技法体系传承的重视程度,否则不久的将来峨眉武术将成为身披“非物质文化遗产”缺乏核心技术体系和文化内涵的器械演练的套路罢了。
3 峨眉武术发展的理性深思
3.1注重峨眉武术体系梳理,构建峨眉武术文化品牌
峨眉武术并非局限于峨眉山地域内武术的名称,也不是某一个拳械套路的名称,而是集巴蜀地域内所有拳械套路的总称。由于峨眉武术拳种流派繁多,且每个拳种流派的技术动作和技法特点有所不同,因此对于峨眉武术所内涵的众多拳种流派而言,应对其进行更加精细的划分与归类。
如在技术特征体系层面,可以划分为:仿生象形类、健身养生类、技击实战类以及功法练习类等等,在此基础上可以更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类型技术特征的拳术与器械之分等分类。如此一来,将有利于对峨眉武术的宣传与推广,也为峨眉武术的溯本清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理论研究体系层面,可以将对峨眉武术的研究划分为:峨眉武术起源探索类、峨眉武术传承与发展思考类、峨眉武术技法特征与技术风格阐述类、峨眉武术师承谱系与传承脉络研究类、峨眉武术流变与变革管窥类以及对峨眉武术文化产业化和文化品牌化论述类等各类峨眉武术学术研究的梳理与归类。对峨眉武术学术理论研究的厘清有助于更加深化学者对峨眉武术研究的学理思考和理论研究,与此同时,对更为严谨地构建峨眉武术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一定程度上的促进与帮助。
3.2把控峨眉武术发展向标,推动峨眉武术产业发展
峨眉武术的良性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实际载体的有效合理运转。在中国农耕文明传统社会中,作为传统武术的峨眉武术,其技艺传承更多依靠于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模式。然而,当前体育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国家重点扶植推广的项目,尤其在2014年10月20日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其发展目标明确指出“到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要超过5万亿元”[19],这意味着将建立更加完善的体育产业机制以促进体育消费作为体育健康发展的新目标;以及在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报告中提出制定“互联网 +行动计划”,更是从原则上打破了体育界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使得体育的发展成为一种崭新的态势。在此之后,体育产业以及“互联网+”逐步发展并迅速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因此,对于峨眉武术传承与发展的研究更需置身于“互联网+体育产业”的社会大环境背景下,倾力打造峨眉武术独有的文化牌品,以谋求峨眉武术在当代社会传承与发展的多重路径。
“互联网 +”的体育产业发展模式,即使得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全新的发展模式。针对峨眉武术与“互联网 +”结合发展而言,便可以建立以下几种模式:如“互联网 +峨眉武术(健身养生类)”、“互联网 +峨眉武术(功法练习类)”以及“互联网 +峨眉武术(技击实战类)”等分版块的发展模式。对于在“互联网 +”视域下武术在当今消费市场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互联网 +”与武术结合发展的“O2O模式、ITM模式”[20]。所谓“O2O模式”,是指通过互联网线上推广,将互联网用户转换成线下实体店客户;“ITM模式”,全称为“interactive trading mode”,是指线上推广同时采用线下体验,二者互动交易。上述传统武术的发展与消费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值得峨眉武术借鉴与思考,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平台,打破传统授拳模式的禁锢,推动峨眉武术线上、线下的发展模式,将峨眉武术紧密结合互联网,并结合当前市场发展需求,进一步完善峨眉武术发展机制,拓宽峨眉武术发展路径,促进峨眉武术传承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如若仅仅将峨眉武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进行宣扬与推崇,忽视峨眉武术传承与发展之根基(传承人)、之原点(技法体系和习练方法)的根本所在,或许后人只能从峨眉武术“史料记载”和“拳谱遗存”中瞻仰峨眉地域武术之遗韵了。当然,我们也不能局限于只对峨眉武术拳种流派技术体系传承的思考与探索,虽然技术体系的传承有一定独特的优势,但从文化意义层面来看,技术体系毕竟只是身体活动方式的一种,也仅仅只是作为巴蜀地域文化的一种载体而存在,峨眉武术传承的核心应是其所蕴含巴蜀地域文化特征和文化属性,展现出峨眉武术独有的巴蜀文化魅力。因此,建立在峨眉武术技术体系之上的峨眉武术文化传承才会具有更高的文化价值和文化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吴保占.峨眉盘破门武术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6(08):65-70.
[2]林立.从峨眉山的人文历史谈峨眉武术的起源与发展[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07 (04):27-29.
[3]代凌江,赵斌.峨嵋武术中峨嵋枪法的历史渊源考证[J].四川体育科学,2008(04)80-83.
[4]张银行,李成银.峨眉武术的特点及发展前景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01):103-105.
[5]卢青.峨眉武术特点及发展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04(09):29-31.
[6]张小林.峨眉武术文化资源开发与产业化运作的思考[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26 (02):182-186.
[7]宋天华,罗萍.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峨眉武术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37(02):63-66.
[8]陈振勇.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峨眉地域武术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9,06(09) :3-5.
[9]赵斌.峨眉武术文化的地域性特征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0,07(04):11-14.
[10]赵斌.峨眉武术文化的特征与发展路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39(04):41-45.
[11]林霞.非遗视角下峨眉武术传承人现状调查及传承对策研究——以峨眉山市为例[D].成都体育学院,2014.
[12]代凌江.峨眉山武术演进过程及文化特征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2013.
[13]胡波.生态场视阈下峨眉武术生存发展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2,(38)12:38-41.
[14]陈振勇.人类学视野中的地域武术文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42(02):51-55.
[15]尹宁宁等.游戏视角:民俗体育文化注疏[J].体育科学,2015,35(07):90-96.
[16]陈振勇.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下的峨眉地域武术发展[J].搏击.武术科学,2009,06(09):3-5.
[17]陈振勇.少林拳与巴蜀武术源流考[J].四川体育科学,2007(03):24-26+34.
[18]邹德发.峨眉派拳术十八种概说[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83(03):32-41.
[19]详情见国务院国发〔2014〕46号文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2014年10月20日.
[20]杨少雄,谢群喜.“互联网+”背景下武术消费市场拓展策略[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70-76.